这是裁判文书网上的真实案例:X公司的外贸业务员Z某,负责对接两个大客户,掌握其联系方式、采购需求、报价习惯等深度信息。离职后,Z某签了协议,领了保密费,却立刻跳槽到新成立的同行小公司,挖走了大客户,陆续完成了220万美元的订单。X公司老板都快心肌梗塞了:保密费白给了!220万美元订单飞了,还养肥了竞争对手!重要客户没了,多年心血被连根拔起!
外贸业务员飞单令企业深恶痛绝,怎么做才能既防止员工损害利益,又能最大限度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?
①截留客户型:员工利用公司的渠道、平台获取业务机会,但隐瞒不报,绕开公司以个人或其他公司名义私自完成交易。
②商业泄密型:员工签署了相关合同并获得了相应补贴,但离职后,仍然通过商业机密,抢占原公司业务。
③差价截留型:对客户或者企业负责人虚报价格,赚取价格差。
④冒用名义型:员工冒用原公司名义与客户沟通交易。
⑤转卖分佣型:业务员将公司的客户信息、报价底线等透露给竞争对手或合作工厂,由第三方接单,自己收取“中间人介绍费”。
飞单行为并非突然发生,往往会留下蛛丝马迹,企业该如何预判呢?
①数据异常。没有明显市场变化的情况下,订单价格/量/频次/成交率/利润率/新增量,偏离常态。
②业务员工作状态异常。比如,客户沟通渠道私人化,CRM业务系统线索中断,对客户信息高度敏感,员工行为或者情绪变化异常。
③客户反馈异常。比如客户出现莫须有投诉,或者长期稳定合作的大客户突然停止下单,且转向了不知名的小公司或与业务员有关联的公司。
二、如何防止飞单
不要既想马儿跑,又怕马儿吃草。相当大一部分业务员飞单是觉得收入与回报不成正比。企业应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、提成及时透明,增加员工忠诚度。同时,还可以通过长期激励绑定利益,比如对核心业务员股权激励。
飞单是违法的,主要触犯的是侵犯商业秘密罪、职务侵占罪。公司与业务员签署保密协议、竞业协议,并支付相应补贴,公司制度中明确飞单行为的定义与处罚,通过合同与制度双重保障,形成威慑。
顶层建筑完善后,可以充分利用富通天下云平台,实现流程管控和技术监控。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?
①员工账号管理,客户资源公司化
A.账号安全管理
统一分配:所有员工均使用公司统一管理分配的账号、邮箱及密码,确保客户资源属于公司,而非业务员个人。
密码修改:子账号可自行修改密码,但最终密码重置权限归属管理员,管理员修改密码后,子账号无法找回密码。人员流动时,公司可回收管理该账号。从源头避免业务员离职带走客户。
B.账号登陆管理
单点登录:一个账号只能在一个终端登录,二次登陆则导致第一终端被挤下线,谨防单账号多点登录共用。
二次登录验证:账号开启二次验证后,每次登陆均需输入动态验证码,再次确保账号安全性。
防止账号被滥用(如共用账号、外部人员登录),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操作,降低信息泄露风险。
②技术监控无死角,让飞单留证据
云平台基于大数据云技术,实现客户痕迹的全流程云采集、云存储与云处理。业务员与客户的邮件、WhatsApp等所有沟通工具聊天记录自动同步系统;覆盖商机、建档、邮件、审批等CRM客户管理功能;包含产品、报价、订单、采购、财务、出运、报关、结汇等外贸业务全流程。节点过程全把控,工作痕迹全留存,便于管理者实时查看进展。
通过永久留存的业务痕迹,管理者能及时发现异常沟通或跟进中断等风险点。即便发生飞单,完整的沟通记录和跟进轨迹可作为追溯证据,明确责任边界。更重要的是,全程透明化的记录让业务员难以私下转移客户,大幅降低飞单操作的可行性。
③权限安全管理,流程管控分权制衡
功能权限:管理员可根据子账号所属员工的岗位设置对应的操作权限,例如管理岗位人员开启管理模块权限,销售岗位人员开启业务模块权限。
管理权限:管理员可根据子账号所属员工的级别灵活设置对应管理权限,例如销售经理账号可直接查看其下属子账号的所有业务信息及数据。
操作权限:涉及客户信息、往来邮件、询单报价等重要商业信息,管理员可一对一管理子账号的操作权限,未经授权的子账号禁止编辑、删除、导出客户资料。
通过分级权限控制,避免单个业务员掌控客户全量信息,防止私自修改、删除、导出资料,实现“谁接触谁有限授权”。同时,设置管理权限,所有客户都要上级主管参与跟踪,第一时间洞察飞单行为。
对富通天下云平台感兴趣的小伙伴,欢迎扫码添加企业微信,了解详情。